行情资讯

<<返回上一页

埋弧焊剂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孔

发布时间:2025-06-11 08:28:06点击:

 
 
- 焊剂因素
 
- 焊剂受潮或存放不当吸收水分,高温下分解出氢气,如焊剂未按要求烘干(一般需250 - 350℃烘干1 - 2小时)。
 
- 焊剂中含有易分解的物质(如碳酸盐、氧化物),高温分解产生CO₂、O₂等气体。
 
- 母材与焊丝因素
 
- 母材表面有油污、铁锈、水分或氧化皮,焊接时这些物质分解或蒸发产生气体(如铁锈中的结晶水分解出氢气,油污燃烧产生CO₂)。
 
- 焊丝表面不干净,或焊丝含碳量过高,焊接时反应生成CO气体。
 
- 焊接工艺因素
 
- 焊接电流过小、焊接速度过快,导致熔池存在时间短,气体来不及逸出。
 
- 电弧电压过高,电弧变长,空气易侵入熔池(埋弧焊时焊剂覆盖不足或焊剂层过薄也会让空气进入)。
 
- 焊剂层堆积过厚,阻碍气体逸出;或焊剂颗粒度不均匀,透气性差。
 
- 环境因素
 
- 焊接环境湿度大,水分进入熔池,高温下分解为氢气。
 
二、常见气孔类型及特点
 
- 氢气孔:多呈表面气孔,形状为喇叭口状,内壁光滑,主要由氢元素引起(如焊剂或母材带水)。
 
- CO气孔:多产生于焊缝内部,呈条虫状,沿结晶方向分布,由碳与氧反应生成CO气体导致。
 
- 氮气孔:气孔表面光滑,多位于焊缝表面,由空气侵入熔池(如焊剂覆盖不严)引起。
 
三、预防措施
 
- 焊剂管理:使用前严格烘干,存放时防潮,避免暴露在潮湿环境中。
 
- 母材与焊丝处理:焊前清理母材表面的油污、铁锈、水分,确保焊丝表面清洁。
 
- 优化焊接参数: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、电压和速度,保证熔池有足够的凝固时间;调整焊剂层厚度(一般20 - 40mm),确保覆盖均匀。
 
- 控制环境:潮湿天气焊接时,可采取预热母材、使用防潮棚等措施,降低环境湿度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