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情资讯

<<返回上一页

埋弧堆焊耐磨焊剂的堆焊层厚度控制的工艺参数

发布时间:2025-06-17 07:35:45点击:

 
 
一、焊接工艺参数调节
 
- 焊接电流与电压:
 
- 电流增大时,熔深和熔敷金属量增加,堆焊层厚度可增厚;反之则减薄。例如,采用400-500A电流时,单层堆焊厚度约3-5mm,若需增厚可适当提高电流(需配合焊丝直径调整,如使用4.0mm焊丝)。
 
- 电压主要影响焊道宽度,过高电压会使焊道变宽、厚度减薄,需与电流匹配,一般电压控制在28-36V。
 
- 焊接速度:
 
- 速度越慢,单位时间内熔敷金属量越多,堆焊层越厚;反之则越薄。通常速度控制在25-50cm/min,若需增厚可降低速度至30cm/min以下,但需避免因速度过慢导致熔池过热、工件变形。
 
二、多层堆焊工艺设计
 
- 单层厚度限制:单次堆焊厚度不宜超过5mm,否则易因应力集中导致开裂。若需大厚度堆焊(如10mm以上),需采用多层施焊,每层厚度控制在3-5mm,层间温度保持100-200℃(可通过测温仪监控),前一层冷却至室温前进行下一层焊接,减少应力累积。
 
- 焊道搭接量:相邻焊道搭接量控制在焊道宽度的1/3-1/2,确保堆焊层均匀覆盖,避免出现厚度不均的“沟槽”。
 
三、焊丝与焊剂匹配
 
- 焊丝直径:直径越大(如5.0mm),单位时间内熔敷金属量越多,堆焊层厚度增长更快,适合厚层堆焊;小直径焊丝(3.2mm)则适合薄层或精密堆焊。
 
- 焊剂类型:烧结焊剂因孔隙率高、合金元素添加灵活,可通过调整成分提高熔敷效率,辅助控制厚度;熔炼焊剂成分稳定,适合均匀堆焊。
 
四、工件与设备辅助措施
 
- 工装夹具定位:使用定位工装固定工件,避免焊接过程中位移导致厚度偏差;对于曲面或不规则工件,可提前预制堆焊轨迹(如通过数控设备编程),确保厚度均匀。
 
- 实时厚度监测:焊接过程中可通过目视或激光测厚仪实时监测堆焊层厚度,发现偏差及时调整参数(如临时增减电流或速度)。
 
五、焊后加工与检测
 
- 机械加工修正:若堆焊层厚度超差,可通过磨削、铣削等方式加工至目标尺寸;若厚度不足,可补焊一层(需注意补焊前清理表面氧化皮)。
 
- 无损检测验证:通过超声测厚仪或X射线检测堆焊层厚度均匀性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(如公差±0.5mm)。
 
注意事项
 
- 堆焊起始和结束位置可使用引弧板和熄弧板,避免首尾端厚度不足或过厚。
 
- 工件散热条件会影响熔敷效率(如厚板散热快,堆焊层易偏薄),可通过预热(如150-200℃)改善散热,辅助控制厚度。
 
- 不同耐磨焊剂的熔敷系数(单位电流电压下的熔敷金属量)不同,使用前可通过试焊确定单层厚度,再制定多层堆焊方案。